读懂了郎平的这35年 你才能读懂女排精神

期次:第25期    作者:于洪良   查看:66

  新生开学典礼上,卓志校长的一句“你们的前途注定无限精彩,用尽洪荒之力,像中国女排一样,加油吧!”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而在此前的9月10日,第32个教师节之际,郎平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殷切寄语3000名学子“让女排精神成为大家前进路上的精神财富,不忘初心,奋勇前进”,也是掌声阵阵。
  的确,虽然里约奥运会的硝烟散去月余,但女排姑娘的成功逆袭、拦网扣杀的仰天长啸、力克强敌的热泪挥洒,这些经典瞬间给我们以挥之不去的精神动力。
  而作为“女排精神”的主要缔造者——56岁的郎平,依旧被国民喻之为“女神”“国际郎”,行踪言行刷爆网络……
  我们都热爱郎平,其实也更多是对她所代表的女排精神发自心底的认同和激赏,自1981年11月16日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以来的这35年,这种精神被一代代女排姑娘传承,又重新定义,历久弥新。
  在里约奥运会赛前,中国女排并未被列入夺冠热门,况且小组赛中磕磕绊绊、一败再败,几乎没有多少人认为这样一支球队会走上冠军的领奖台,这里面也包括她们的对手。但是,郎平心底里从没有“服输”这个词儿,她大气从容,指挥若定,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带领姑娘们咬牙死磕,一分一分往上顶,一步一步朝前挪,绝不后退一步,愣是在这里上演了一出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的连续剧——剧情跌宕起伏,结尾酣畅淋漓!经历一场场闯关夺隘、摧城拔寨之后,打拼到底的姑娘们最终夺取了奥运会金牌!一块成色最足、分量最重的耀眼金牌!
  有人说这是一届被碎片化、娱乐化的奥运会,但女排的数场苦战,让亿万中国人揪心屏息,凝神关注,为每一分欢呼雀跃,为中国队热泪长流,久违的崇高感被激活,恍惚间又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们谁都无法否认:老女排精神回来了!或者说,老女排精神从未远去!
      我们无法设想,假如主教练不是郎平,这一份至尊荣耀会不会在这个夏季到来!
  “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不能无动于衷。”想当年,当郎平收拾停当,发现跟着自己的只有两个行李箱,但就像当初为国效力一般,郎平一次又一次的义无反顾,从“东南飞”到“凤还巢”。而回国后,郎平拿着微薄的薪水,这点钱连给女儿打一个月的越洋电话都不够。但她说:“执教中国女排我从未后悔过……”
  不管是当年在赛场上拼杀时,还是退役后接过教鞭,这位执着的女性一直难舍责任和坚守。谁也不知道,她在观看比赛录像、做笔记、研究对手,了解世界排坛最新走势中,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因为专注,她对自己的球员了如指掌,甚至像妈妈一样知道每个“女儿”的心理动态;因为专注,她对每场比赛烂熟于心,将每个对手的软肋研究了个底儿掉;因为专注,她会在每个关键时刻果断暂停,祭出最具针对性的变招。“我不看比分,我们只需要一分一分地拿”——这话从郎平嘴里说出,那就一定是真的。
  郎平,用她大半生的坚韧,以不变的努力走在她认定的那条荆棘路上。不管是在光芒四射万众瞩目之时,还是摇摇晃晃跌跌撞撞的困境中,她总是目光坚定,从未动摇,她或许有旁人眼里更多更好的选择,但她却从未想过离开排球。就这样,她不知道结局为何,她只是竭尽全力,结果,她征服一路坎坷,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汗水与青春,付出与执着,共同交织了这一份关于她和中国女排持续了35年的长情,经历过喜悦、荣耀,也相伴着最低谷出生入死。
  何谓“女排精神”?
  ——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之谓也。当年国家经济薄弱,物质匮乏,条件简陋,郎平和队友们进行“魔鬼训练”,在地上摸爬滚打,摔得遍体鳞伤,却咬着牙含着泪继续训练比赛。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用胶布粘贴……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这是郎平对“女排精神”的精准注解。
  女排精神,成为一种豪情的抒发、志气的高扬、自信的挥洒。
  为什么我们对中国女排的爱能超越了年龄,无论是耄耋老人、年近半百,还是80后、90后?这或许就是谜底。
  你的拼搏,我的力量。
  女排是一面镜子。她们的可贵,不仅在于征服对手,更在于战胜自我。我们或多或少有过“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无力感,“葛优躺”展示的颓废画风,“宅”字流行折射出的封闭生活……面对这些,女排姑娘展示出的“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正是一剂能够让心灵猛醒、让精神振奋的温热汤药。
  这世上,总有一种力量,能够抵抗时光的冲刷,超越岁月的冷寂,昂立于逆境险滩。
  在一个面对诱惑有些浮躁定力缺失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高谈阔论,不是豪言壮语,不是阐释和诠释,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没有一场胜利可以唾手而得,没有一个冠军无需风雨洗礼。
  女排精神,人人可学,处处可为。
  让女排精神从每个人心中走向行动,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
  “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金牌”。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这样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