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形式 培养人文精神
——记我校社会实践活动“读县志,懂中国”
魏光亮

期次:第20期       查看:31



一个人 一群人
  余仁山,我校税务专业本科1993级校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资深策划。
  山财大,有这样一群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地方。
  二者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读县志”。
  十余年间,余仁山除了搞好自己本职的新闻工作,业余时间基本都用在了县志上。至今,他已搜集到县志1000多本,覆盖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县级行政单位。与此同时,余仁山也正带领我校一个团队开展“读县志,懂中国”活动并担任首席指导老师。该团队的学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学院,指导老师也是来自学校各学院、各部门。不但如此,他们还联系了山东省史志办和各地市、各区县史志办,还有各地的乡贤闻人等各方面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读县志,懂中国”大型读书调研项目分为“找县志、读县志、走县域、写文章、转成果”五个步骤,计划对全国县志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提炼,实地走访,挖掘亮点,最终形成系列文章——“县志里的中国”。余仁山表示,要把这个系列文章集结成书,打造成中国人了解地情的读本,父母教育孩子的教材,县域对外宣传的名片,充分发挥县志传承中华文明、挖掘历史智慧的作用。 
  2016年5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千县”史志在手,知“县”莫如仁山》一文对余仁山和我校的“读县志,懂中国”活动予以关注。
郡县治 天下安
  中国行政区划中的县,始于春秋时期,设于秦,从此郡县作为基本的行政区划,延续至今。作为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一级对经济、民生、稳定都有重要作用。统计显示,县域经济已占据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是我国经济体系中连接国家宏观经济与基层微观经济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那么,搞懂一个县,读县志是最好的途径。
  县志是记载一个县域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用书籍,一般由官方组织编修。余仁山认为,每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都需要关心县志、研究县志、用好县志、传好县志,从而更加了解地情和国情。读县志团队的骨干成员张入川说:“曾经县志的书写也是太多人凭着一点一滴的努力去构思完成,而当代的我们,阅读吸取着前一代人的精华,更要学着脚踏实地地去学习知识,去探索文化,真真正正地读懂中国一角,了解我们生活的这片大地。”
读县志 懂中国
  全国高校上千所,学生社团更是不计其数,要说起专门读县志的活动社团,山东财经大学是第一家。为了尽早启动项目,余仁山特地回到母校与老师和学生座谈。
  经过前期准备,2015年11月份,“读县志,懂中国”大型读书项目正式被确立,项目初期核心成员40余名,这也是我校“读书向学,建设书香校园”的一次具体探索,希望通过收集研读县志,让同学们开拓眼界,从县志中对话历史,读懂中国。
  2016年暑期,由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50余名学生组成的项目组,采用读县志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走访调研了无棣、郓城、长岛等10个县,相继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17年,他们采用新形式,选取无棣、临淄、郓城三个地点,每个县两支队伍,从不同角度分别开展调研活动,力求呈现不同成果。
  为使活动能够深入持续开展,校团委专门成立“读县志,懂中国”读书调研协会,希望更多热爱家乡、喜欢读书的同学加入到队伍中来。校团委书记刘奇耀说:“社团成立的目的,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形成一种带有书香气味的校园氛围,以便于学生更好的自我发展;二是通过平时社团举办的县志交流活动,为暑期调研做好充分的前期知识储备。希望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将我国地方优秀文化传承,形成积极的文化传播氛围。”
  成立“读县志,懂中国”读书项目活动并成立调研协会,可以说是极富创新精神、社会责任的一件事。通过读县志活动,提升财大学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动笔的能力,增加了他们的人文素养。无棣的“活化石”,今年80岁的于长銮老人了解到我校“读县志,懂中国”团队情况后,赞赏有加并欣然题词。
  如今,我校社会实践“三千计划”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而“读县志,懂中国”的活动,开创了我校社会实践的新类型。它以人文地理为出发点,丰富了社会实践的内容,为我校社会实践队伍注入了新的血液;也有利于同学们拓宽视野,培养广泛爱好,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提高综合素质。正如团队成员杨京如所说:“不读春秋,不知天下;不去实践,不懂辛劳;不去参与,不解社会。”通过读县志,大学生能够在读书过程中了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作者系我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曾担任校报学生记者)